在我们所熟知的抗日故事中,八路军经常对日寇发起夜袭。这是因为八路军的武器装备较为落后,夜袭能尽可能地接近敌人,从而令敌人的热武器失去优势。但是,夜袭并不是八路军的“专利”,日寇也经常趁夜袭击我军。
在1939年5月发生的一场战斗中,日寇就趁着夜色偷偷摸进了八路军驻扎的村子。在日寇的突然袭击下,负责军事指挥的连长、排长均不幸牺牲,而副排长也身负重伤。
就在这个关键时刻,副排长以超越凡人的意志力与敌人拼刺刀,一连反杀三人!那么,这场战斗的结果到底如何?后来这位副排长又怎么样了呢?
一、战斗背景1939年,当时抗日战争刚刚进入相持阶段。日寇由于战线的拉长和兵源的不足,难以再在正面战场中获得优势,于是转而加紧了对敌后战场的“扫荡”。
彼时,华北战场的正规战已基本结束。八路军各部化整为零,深入敌后开展广泛的游击作战。他们破坏日寇的交通线,伏击日寇的补给队,搅得日寇苦不堪言。
展开剩余84%其中,由杨得志所率领的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奉命进抵至冀鲁豫地区,与当地的地方武装合编为冀鲁豫支队,主要在河南滑县一带活动。
滑县地处河南北部,其地势平坦,土地肥沃,农业发达,自古有“豫北粮仓”之称;同时它又是连接华北和中原的重要枢纽,漕运便利,自古都是重要粮道,属于兵家必争之地!
从1939年开始,日寇为了保证交通的畅通,开始不断对滑县周边的抗日根据地发动“大扫荡”。
是年5月8日,我军两个连队在执行完战斗任务后,一路行军至滑县五龙镇。由于天色已晚,部队便驻扎在了五龙镇过夜。然而,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,次日凌晨,日寇一支约100人的队伍突然从滑县县城出动,直扑五龙镇而来!
二、战斗过程因为我军的这两个连队刚刚执行完战斗任务,又行军了一整天,非常疲惫,所以对日寇的进攻并没有防备。当我军哨兵发现敌人之时,敌人的先头部队已经与其中一个连的连部非常接近。
连长在听到哨兵的枪声后,立刻从睡梦中惊醒。但是为时已晚,当他们起身冲出房间时,敌人也已经冲进了院内。双方由于短兵相接,随即爆发了激烈的白刃战。在战斗中,连长壮烈牺牲。
而就在连部爆发战斗的同时,某排的排部也遭到了敌人的袭击。排长才刚刚走出房间,就被鬼子的刺刀连捅了好几刀,倒在了血泊当中。副排长李仕亮刚刚端着刺刀冲出来,就迎面碰上了三个鬼子。
面对三个人的包围,李仕亮没有害怕,他直面敌人展开血战。但是,由于以一敌三,他虽然使用刺刀挡开了正面鬼子的进攻,但是侧面却没有防备,被另外两个鬼子连捅两刀,一刀刺中腹部,一刀刺中右臂。鲜血瞬间从李仕亮的身体里喷涌而出,他一个趔趄,但咬紧牙关死死挺住,并没有倒地。
此时身负重伤的李仕亮面对三个穷凶极恶的敌人,可以说已经陷入了绝境之中。鬼子见状,也以为胜券在握。在他们眼里,李仕亮就是即将到手的战功。于是,三个鬼子并没有着急补刀,而是叽里咕噜地吵了几句。最后,两旁的鬼子推后了一步,把最后一刀交给了中间的那个鬼子。
然而,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。李仕亮趁着他们争吵的时候,早已想出了对策。就在那个鬼子要给李仕亮致命一击之时,李仕亮瞬间反应,用枪杆顶开迎面而来的刺刀,然而反身一刺,直接刺进了鬼子的胸口。
那鬼子当即毙命,在一旁的另外两个鬼子见状,赶忙冲了过来。可是李仕亮一把推开已经被刺死的鬼子,挡住了其中一个鬼子的进攻,然后又一刺,再度刺进了鬼子的胸膛。
见两个同伴接连毙命,最后一个鬼子稍微有点胆寒。他端着刺刀迟迟不敢上前,而李仕亮的腹部此时正血如泉涌,身体因为失血过多而抖个不停。但与身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李仕亮的眼神却异常坚定,他对着鬼子怒目而视,仿佛双眼要喷出火来。
双方就这样对视了一会儿后,鬼子率先沉不住气了,他一步上前就向李仕亮捅来。不过李仕亮的反应也很迅速,他也立刻出刀。两把刺刀交错在一起,互相顶住,谁都难以更进一步。
然而,毕竟此时的李仕亮已经负伤,如果长时间僵持下去,他肯定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。因此,他灵机一动,一个泻力让鬼子的刺刀往下滑去。
鬼子因为突如其来的泻力而措手不及,立刻失去了重心。而李仕亮则在瞬间用尽全身的力气把刺刀往上一顶,把敌人的刺刀给顶了出去。紧接着,他用枪托向敌人的脖颈狠狠砸去,正好砸在他的大动脉上。鬼子由于大动脉受到重击,当场吐血身亡。
在将三个鬼子反杀之后,李仕亮用身上的衣服死死缠住腰部,简单做了一下止血,便冲了出去寻找残部。
彼时,因为敌人的第一波进攻来得太突然,李仕亮所在的连队损失惨重。好在,李仕亮等幸存的军事干部收拾残部,冷静指挥部队反击。再加上另一个连队并没有受到进攻,及时赶来支援,最后将这伙突然来袭的鬼子全部歼灭。
三、后续战斗虽然打赢了,但是日寇为什么会在当晚突袭五龙镇却至今是个谜。有人说是部队或者群众中出了内奸,有人说是我军的行踪被在附近巡逻的伪军给发现了,也有人说当晚日寇本来就准备对五龙镇进行“扫荡”,这是一场遭遇战。
不管战斗的原因如何,李仕亮在这场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和后续的冷静指挥,令所在部队转危为安,这令他受到了广泛的赞扬。他之后被送入了后方医院,在休养一个月后归队,并被任命为排长。
在后来的战斗中,李仕亮多次率部与日寇作战,屡立战功,历任副连长、连长。凭借着高超的拼刺刀技术,李仕亮在数十次白刃作战中,击毙鬼子一百多人,被称为“八路军白刃格斗之王”。在1944年的太行军区英模大会上,还被刘伯承亲自授予“杀敌英雄”奖章一枚。
不过,由于长期的作战,李仕亮也多次负伤,身体每况愈下,最后不得不退出战斗一线。
此后,李仕亮历任县公安局长、区委书记、军分区科长等职。在建国后不久,李仕亮旧伤复发,不幸落下残疾,被定为一等残疾人。按理说,一等残疾人是不用工作的,国家会每月发放残疾人津贴。
但是,要强的李仕亮坚持不肯拿国家的津贴,多次写信给组织希望将自己降为二等残疾人,好让他继续出来工作。
最后,组织上在他的再三写信下,同意了他的请求,将他任命为了西安体院的党支部书记。
李仕亮虽然拖着残疾的身体,但是工作极为负责,他从不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而降低工作强度,一直在任上干到了1980年离休。
2016年,李仕亮去世,享年97岁。
发布于:浙江省通弘网-配资平台官网-浙江配资网-靠谱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